安徽財經網訊:日前,經安徽省政府同意,省發展改革委印發《安徽省“十四五”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安徽新材料產業發展目標、發展方向、重點任務、區域布局和保障措施。
力爭全省新材料產值規模突破1萬億元
《規劃》提出,到2025年,力爭全省新材料產值規模突破1萬億元,重點打造硅基新材料等5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做優做強10條百億產業鏈(群),努力躋身全國新材料產業發展第一方陣,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一流的新材料產業聚集地。
在發展方向方面,大力發展先進金屬材料、先進化工材料、硅基新材料三大先進基礎材料產業,重點培育生物醫用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兩大關鍵戰略材料產業,以及加速布局3D打印材料、超導材料、石墨烯材料、高熵合金等前沿新材料產業,構筑安徽新材料產業“3+2+N”發展新格局。
在重點任務方面,重點建設7大工程,包括創新體系建設工程、企業招引培育工程、產業集群打造工程、數字技術賦能工程、綠色低碳發展工程、產業生態優化工程和開放合作提升工程等,加快把安徽打造成為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材料科技創新策源地和產業聚集地。
在區域布局方面,聚焦三大先進基礎材料、兩大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領域,充分發揮各地比較優勢,促進要素資源自由流動與優化配置,形成各具色優勢新材料產業集群。
在保障措施方面,明確了組織領導、政策支持、金融支撐、項目推進、人才保障、平臺搭建等方面具體措施。
將聚焦航空航天、汽車等領域新材料
《規劃》提出,面向“十四五”,安徽將結合“銅墻鐵壁”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圍繞“芯屏汽合 急終生智”等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產業集群,構筑新材料產業發展新格局。
安徽將聚焦航空航天、汽車等領域的輕量化、高強度發展要求,依托合肥等地產業基礎,突破低成本高純鎂的提純精煉和鎂合金加工技術,提升高性能低成本鎂合金復雜精密加工能力,全面促進鎂合金材料高端化發展,重點突破鋼鐵材料生產及加工關鍵技術,實現關鍵鋼材進口替代。
合肥作為省會城市,規劃中提到,將鞏固提升合肥現有半導體材料優勢地位,重點發展大尺寸硅片等第一代半導體材料以及封裝測試材料等。同時支持合肥等產業基礎好、創新能力強的區域加快前沿新材料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突破,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在領跑新材料產業新賽道中,合肥要依托新站高新區、高新區等,重點發展先進化工材料、新型顯示材料、先進半導體材料、新能源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石墨烯材料、氣凝膠等。(孫文軍 記者 祝亮)